法身何许人释义


【身】《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又《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又《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又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又《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

【何许人】1.犹言何处人。《后汉书·逸民传·汉阴老父》:“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清戴名世《一壶先生传》:“一壶先生者,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许人。”2.引申指何等人。意谓不知其来历。《南史·鲍泉传》:“承怪焉,復欲辱之。遣逼车问:‘鲍通直復是何许人,而得如此!’”《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心里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説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三:“谢仁钊是何许人,或许也值得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