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酒煎茶俱惬当释义


【泛酒】亦作“泛酒”。1.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三日,宴饮于环曲的水渠旁,浮酒杯于水上,任其飘流,停则取饮,相与为乐,谓之“汎酒”。晋束晳《三日曲水对》:“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汎酒。故逸诗云:‘羽觴随波。’”参见“流觴曲水”。2.古人用于重阳或端午宴饮的酒,多以菖蒲或菊花等浸泡,因称“汎酒”。前蜀韦庄《庭前菊》诗:“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唐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诗:“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明杨慎《渔家傲》词:“摘得金英来泛酒,西山爽气当窗牖,鬢插茱萸歌献寿。”郭沫若《蒲剑

【煎茶】烹茶。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五代孟贯《赠栖隐洞潭先生》诗:“石泉春酿酒,松火夜煎茶。”

【俱】《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皆也。《孟子》父母俱存。又偕也,具也。《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又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

【惬当】乎情理。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今世文士,此患弥切,一事愜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更有傍人。”唐刘知几《史通·论赞》:“孟坚辞惟温雅,理多愜当。”金王若虚《议论辨惑》:“其言愜当,出人意表。”叶圣陶《在民间》:“自来所谓文化,如其说属于人的,不如说属于特殊阶级的更为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