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宋诗 > 和叶野渡易古铜瓶韵

和叶野渡易古铜瓶韵——咄咄求互换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duō duōqiúhù huàn

咄咄求互换释义


【咄咄】感叹声。表示感慨。《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晋陆机《东宫》诗:“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唐李益《北至太原》诗:“咄咄薄游客,斯言殊不刊。”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咄咄危哉!大事去矣!”2.感叹声。表示责备或惊诧。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其姊﹞咄咄责妹曰:‘何处无婚姻,必欲与我共一壻?’”《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人们对他的行动咄咄称奇。”3.呼驴马等牲畜之声。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呼马驘驴曰咄咄。”汉

【求】《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又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又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又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又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又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又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又《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又《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

和叶野渡易古铜瓶韵其它诗句

此方而彼圆
何异冰与炭
彼工而此朴
土簋眎玉瓒
达人以道观
万殊等一贯
我有四耳尊
自谓今之冠
刻画尽精微
光泽加璀璨
流传知几年
器不减周汉
肯使居水湄
敬用如始盥
殆类古罍洗
盆盎不可乱
以好易所好
在昔有公案
张砚晋卿石
坡老诗可按
于以笃心盟
岂但荣目观
缅思古之人
未尝不三叹
君这螭文壶
相去未能半
痴儿厌家鸡
咄咄求互换
四美欲其并
片言为之赞
慨然湖海襟
弗以锱铢算
捷于响斯答
不宝已所玩
折简墨未乾
订金言靡叛
信云义易利
殆类耕逊畔
将以舂容篇
兴目珠玑粲
捧持簪春花
恨无双玉腕
凡物各有匹
以时而合散
干将与莫邪
蛟龙可水断
方其埋丰城
雌雄元示判
神光射斗牛
如烈山以爨
方册纪载详
晋史稽所窜
一谓归张华
一谓属雷焕
变化复成偶
奔逸不可绊
嗟予欠义方
所谓亦云谩
求得既膺铭
负惭尤汗涣
命之谨所藏
珍重勿亵玩
子孙其永怀
岂但目前看

相关高校推荐

瑞典皇家美术学院
吕勒奥理工大学
大佛大学
加图立大学
仁川国立大学

推荐阅读

坐看云起
白露横江
九日登高
述国亡诗

可能你会感兴趣

风浪江头正激湍
何进趋之舒
叉手须知已隔津
素怀华渭嗟谁问
恳恳笺天得罢休
轻舟已过万重山
风姿
洛阳城东桃李花
春与青溪长
晴山远画眉
须把乾坤力挽回
白发故人稀
是梦久应醒矣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