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觉心寥廓释义


【顿觉】佛教语。犹顿悟。元邓文原《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顿悟”。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

【寥廓】深远。《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洪兴祖补注引颜师古曰:“寥廓,广远也。”唐韦应物《仙人祠》诗:“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宋周邦彦《一寸金·江路》词:“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陈云龙集注:“寥廓,幽远也。”2.辽阔的天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观者未覩指,听者未闻音,犹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藪泽,悲夫!”颜师古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宋杨万里《筠庵》诗:“故老谈李仙,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隻鹤。”清方文《乱后过姑苏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