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直屏奸渠释义


【端直】1.正,不歪斜;直,不弯曲。汉张衡《西京赋》:“廛里端直,甍宇齐平。”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所剺处多不端直,文帖且又繁积。”郭沫若《银杏》:“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2.正直。《楚辞·九章·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王逸注:“言我推行正直之心。”《韩非子·解老》:“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北齐书·崔昂传》:“昂性端直少华,沉深有志略。”宋苏舜钦《上京兆杜公书》:“天下所相望号端直者,惟丈人与孔諫议、范吏部耳。”明方孝孺《祭宋仲珩文》:“子之端直,当为神明。”3.指正直的人

【屏】《正字通》俗屛字。

【奸】《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居寒切,音干。《說文》犯也。《增韻》犯非禮也。《玉篇》亂也。《左傳·成十三年》奸絕我好。《前漢·溝洫志》使神人各得其所,而不相奸。又《集韻》居顏切,音菅。私也,僞也。又與干通。《莊子·天運篇》以奸者七十二君。《史記·齊世家》尚以漁釣奸周。又讀若堅。《史記·龜筴傳》寒氣不和,賊氣相奸。同歲異節,其時使然。

【渠】《唐韻》彊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求於切,音蕖。《說文》水所居也。《禮·曲禮》溝渠必步。又水名。《前漢·地理志》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入湖。又渠渠,勤也。《詩·秦風》夏屋渠渠。《箋》渠渠,猶勤勤也。《註》深廣貌。又大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誅其渠帥。又樂章名。《魯語》金奏肆夏樊遏渠。《註》納夏一名渠。又漸也。《淮南子·汜論訓》渠幨以守。《註》渠,漸也。又軒渠,笑貌。《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又俗謂他人爲渠儂。又水名。《水經注》水出鄭縣南巴嶺,流逕宕渠縣。謂之宕渠水。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謂車輞爲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