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然穷百计释义


【端然】偏斜貌。《荀子·非十二子》:“俭然恀然、辅然端然、訾然洞然、缀缀然、瞀瞀然,是子弟之容也。”王先谦集解:“端然,不倾倚之貌。”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折:“请你箇汉刘王龙椅上端然受。”《红楼梦》第一○九回:“出来看见寳玉端然坐在牀上,闭目合掌,居然像个和尚一般。”2.庄重整肃貌。宋曾巩《王君俞哀词》:“常爱君俞气貌端然,虽燕休未尝慢。”清恽敬《庄达甫<摄山采药图>序》:“及见达甫,其貌克然,其色油然,而其神端然,若有不可干者。”3.果然;真的。唐张祜《题<山水障子>》诗:“端然是渔叟,相向日依依。”《醒世恒

【穷】《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又《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zdic.net漢典

【百】〔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又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又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又百鷯。鳥名。見《大戴禮》。又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又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又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又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

【计】《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繼。《說文》會也,算也。从言从十。徐曰:十者,物成數。會意。《左傳·昭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禮·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註》書謂六書,計謂九數。《周禮·天官》小宰以六計弊羣吏之治。《註》弊,斷也。《疏》六計,謂善、能、敬、正、法、辨,皆以廉爲本,計其功過多少而聽斷之也。又《司會註》司會,主天下之大計。《疏》日計曰成,月計曰要,歲計曰會。《史記·平準書》桑弘羊以計算用事。又《玉篇》謀也。《廣韻》籌策也。《史記·項羽紀》項梁召諸別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