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杓默回旋释义


【斗杓】1.即斗柄。《淮南子·天文训》:“斗杓为小岁。”高诱注:“斗,第五至第七为杓。”宋王安石《作翰林时》诗:“欲知四海春多少,先向天边问斗杓。”元元淮《立春日赏红梅之作》诗:“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纔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御制千字诏》:“斗杓所竖,节序以更。”参见“斗柄”。2.比喻为人所敬仰者或众人的引导者。清唐孙华《顾端文公祠》诗之一:“斗杓当代擅声华,俎豆江干岁月遐。”章炳麟《<民报>纪念会祝词》:“自兹以后,惟不懈益厉,为民斗杓,以起征胡之鐃吹,流大汉之天声。”章炳麟《訄书·别录乙》:

【默】《唐韻》亡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墨。《說文》犬暫逐人也。又《廣韻》黑也。又靜也,幽也,不語也。《易·繫辭》君子之道,或默或語。《書·說命》恭默思道。又姓。《姓譜》明有默思道。又或作嘿。《前漢·成帝紀》臨朝淵嘿。又或作墨。《前漢·竇嬰傳》墨墨不得志。又或作。《前漢·東方朔傳》吳王然。又叶莫卜切,音木。《楚辭·九章》眴兮杳杳,孔靜幽默。鬱結紆軫兮,離慜而長鞠。 通作繆脉脈。

【回旋】旋转,盘旋。晋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之二:“腾超如激电,回旋如流光。”回,一本作“迴”。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尺六细腰女,舞袖轻回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是夕,灯花散采,倏忽变现,喷烟高二三尺,有风雾回旋。”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他仿佛急流里的一滴水滴,没有回旋转侧的余地,只有顺着大众的势,脚不点地地走。”2.指回环旋绕。宋苏轼《游径山》诗:“众峯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涂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鐙相回旋。”清黄宗羲《永乐寺碑记》:“穹殿中峙,轩廡回旋。”3.返回;回转。元郑光祖《老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