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宽容我诗豪释义


【洞天】1.道教称神仙的居处,意谓洞中别有天地。后常泛指风景胜地。唐陈子昂《送中岳二三真人序》:“杨仙翁玄默洞天,贾上士幽栖牝谷。”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神仙归洞天,空餘下杨柳烟,只闻得鸟雀喧。”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闵预》:“此尼菴也,幽辟深邃,别有洞天。”郁达夫《题<双龙记胜>》诗之二:“游罢洞天三十六,归来辛苦记初平。”2.谓广大。宋王禹偁《送柴转运赴职序》:“长州吏王某受公之知、探公之道久矣,惜公藴洞天之度,有致君之心。”

【宽容】1.宽厚能容忍。《庄子·天下》:“常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后汉书·傅燮传》:“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2.包容;原谅;不计较。《宋书·郑鲜之传》:“我本无术学,言义尤浅,比时言论,诸贤多见宽容。”3.引申指宽恕。清李渔《风筝误·拒奸》:“你不从就罢了,何须告诉母亲,待我陪个不是,求你宽容了罢。”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死》:“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4.宽舒从容的神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桓公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诗豪】类拔萃者。唐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歌咏》:“作《三豪》诗以遗之,称默(杜默)为‘歌豪’,石曼卿‘诗豪’,永叔‘文豪’。”清沉元沧《题屈子诗外》诗之二:“一代才名兼意气,海南沛上两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