钿尺裁量减四分释义


【钿尺】的尺。唐杜牧《咏袜》:“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参见“金粟尺”。

【裁量】,衡量。《后汉书·许邵传》:“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吾览钟记室《诗品》,折衷情文,裁量事代,可谓允矣。”章炳麟《箴新党论》:“且新党虽多諂曲,而品覈公卿,裁量执政,犹其所优为者。”2.裁度。《宋书·庐陵孝献王义真传》:“及至歷阳,多所求索,羡之等每裁量不尽与,深怨执政,表求还都。”《再生缘》第五九回:“这句话,要紧之词不可忘。此外事情须叮嘱,只须姊姊善裁量。”参见“裁度”。减少分量。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与人

【减】《玉篇》古斬切,音減。俗減字。(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斬切,音鹼。《說文》損也。《玉篇》少也,輕也。《禮·樂記》禮主其減。又水名。《山海經》番條之山,減水出焉。又岐山亦出減水,東南流注于江。又姓。《史記·酷吏傳》減宣。又《廣韻》《集韻》下斬切,音豏。又《集韻》公陷切,音。義同。 俗作减,非。(減)漢典考證:〔又姓。《前漢·酷吏傳》減宣。〕 謹按漢書作咸,史記作減。前漢改史記。 考證:〔又姓。《前漢·酷吏傳》減宣。〕 謹按漢書作咸,史記作減。前漢改史記。 zdi

【四分】分为四份。《左传·昭公五年》:“四分公室,季氏择二。”2.向四方散开。汉焦赣《易林·豫之观》:“十里望烟,散涣四分;形容灭亡,终不见君。”3.指四分历。《后汉书·律历志中》:“今改行《四分》,以遵於尧,以顺孔圣奉天之文。”《清史稿·时宪志一》:“梅文鼎研精天算,由《授时》以溯《三统》、《四分》以来诸家之术。”指佛教法相宗(唯识宗)的“四分”说,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清龚自珍《最录八识规矩颂》:“师復念法相宗大纲在八识,大纬在四分,乃製此颂一十二章,分四大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