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多招携释义


【大贤】的人。《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不能遏其端。”《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清唐孙华《开河行》:“大贤久不作,尔曹谁復知经纶。”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招携】亦作“招擕”。1.招引尚未归心的人。《左传·僖公七年》:“招携以礼,怀远以德。”杜预注:“携,离也。”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悦近以怀远,修文以招携。”宋苏轼《邓义叔主客郎中王谔水部郎中制》:“通商惠农,水政为急,而招携柔远,宾客之事亦重矣。”2.安抚,招安。《魏书·安丰王猛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玉太尉书》:“凡诸部曲,竝使招携,投赴戎行,前后云集。”《周书·长孙俭传》:“因序梁国丧乱,朝廷招擕之意。”《隋书·宇文化及传》:“乃东北趣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