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指数年今不啻释义


【倒】《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刀上聲。什也。又絕倒,極笑也。《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又傾倒。《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又潦倒。《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註》今雹袴也。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音到。《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指数】屈指计数。宋曾巩《太平州回转运状》:“聚集感惭,岂胜指数。”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清方苞《读<古文尚书>》:“夫自周以来,著书而各自名家者,其人可指数也。”2.引申为筹算。3.指责数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生》:“霍亦梦女子指数詬駡,以掌批其吻。”沙汀《减租》:“于是丢开那请求者,他又继续指数他在征粮购粮上遭受的种种损失。”1.数学名词。表示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的数字。记在这个数的右上角。2.统计中反映各个时期某一社会现象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它是某一社会现象的报告期数值对基期数

【年】漢典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不啻】不仅;何止。《书·多士》:“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孔传:“不但不得还本土而已,我亦致天罚於汝身。”《后汉书·冯衍传上》:“四垂之人,肝脑涂地,死亡之数,不啻太半。”宋楼槃《霜天晓角·梅》词:“月淡风轻,黄昏未是清。吟到十分清处,也不啻、二三更。”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字典未收字》:“岂知书成而不传於后,亦不啻恆河沙数。”2.无异于,如同。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视一境如一室,刑杀其下不啻僕畜。”宋陈亮《送韩子师侍郎序》:“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誚怒駡,不啻仇敌。”《西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