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啁啾解游飏释义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啁啾】1.鸟鸣声。唐王维《黄雀痴》诗:“到大啁啾解游颺,各自东西南北飞。”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倦游了一天归来的麻雀,一阵阵从村子的天空掠过,有的就落在朱家大厅的屋檐上,发出带有一点儿疲劳的啁啾的声音。”2.形容小儿语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又三年,子女俱能行步。徐輒教以人言,渐能语。啁啾之中,有人气焉。”3.指多种乐器齐奏声。唐杜甫《渼陂行》:“鳧鷖散乱棹謳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解】《唐韻》《正韻》佳買切《集韻》《韻會》舉嶰切,皆上聲。《說文》判也。从刀判牛角。《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左傳·宣四年》宰夫解黿。《前漢·湯傳》支解人民。《註》謂解其四支也。又《博雅》散也。《玉篇》緩也。《易·解卦註》解,難之散也。《正義》解有兩音,一古買反,謂解難之初。一諧買反,謂旣解之後。故序卦云:解者,緩也。險難解釋,物情舒緩,故爲解也。《前漢·張耳餘傳》今獨王,恐天下解也。《註》謂離散其心也。又《玉篇》釋也。《儀禮·大射禮·解綱註》解,猶釋也。《文心雕龍》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諜。解者,釋也。解釋

【游飏】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徊復翔兮游颺,去復返兮於乎!”唐王维《黄雀痴》诗:“到大啁啾解游颺,各自东西南北飞。”南唐李煜逸句:“游颺日已西,肃穆寒初至。”轻盈飘动貌。唐耿湋《寒蜂采菊蕊》诗:“游颺下晴空,寻芳到菊丛。”《敦煌变文集·燕子赋》:“游颺云中戏,宛转在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