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本儒士释义


【道】〔古文〕衟《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又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又當道,草名。《博雅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儒士】崇奉孔子学说的人。汉以后亦泛称读书人、学者。《墨子·非儒下》:“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则可以疑矣。”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兵兴之世,武贵文寝,俗人视儒士如僕虏,见经誥如芥壤。”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始悟今世之儒士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痺不知痛痒之人也。”清严有禧《漱华随笔·诋毁程朱》:“明永乐中,饶州儒士朱友季诣闕献书,专詆周程张朱之学。”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一:“这个阶层的代表人物,当时的知识分子--儒士,是新朝官僚机构所需要的官僚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