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注愍征释义


【当时】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韩诗外传》卷一:“臣先殿上絶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致。今幸得用於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唐曹唐《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词:“近来怕説当时事,结徧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田汉《江西杂咏·初访井冈山之四》:“龙潭日夜奔飞瀑,犹作当时怒吼声。”2.指当时的人们。《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秉理照物,动必研几,当时嗟服,若有神道。”李周翰注:“言既研几而为断决,则当时之人嗟

【注】《唐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音註。《說文》灌也。《增韻》水流射也。《詩·大雅》豐水東注。又引也。《前漢·溝洫志》注塡淤之水,漑舄鹵之地。又意所嚮曰注。《管子·君臣下篇》君人者上注。《註》上謂注意於上天。又記也。《通俗文》記物曰注,因支分派別之意。又凡以傳釋經曰注,通作註。又聚也。《周禮·天官》獸人及弊田,令禽注于虞中。又擊也。《莊子·達生篇》以黃金注者。又屬也。《爾雅·釋天》注旄首曰旌。《註》言以旄牛尾屬之竿首。又屬矢於弦也。《左傳·襄二十三年》樂射之不中,又注則乗槐本而覆。又附藥亦爲注。《周禮

【愍】〔古文〕《唐韻》眉殞切《集韻》《韻會》美隕切,音閔。《說文》痛也。从心敃聲。《廣韻》悲也,憐也。《增韻》恤也,傷也。《左傳·昭元年》吾代二子愍矣。又《諡法》在國遭憂曰愍,在國逢囏曰愍,禍亂方作曰愍,使民悲傷曰愍。又《集韻》或作緡。又通作閔。《春秋》魯閔公。《史記》《漢書》作愍。 亦省作。《後漢·蓋寬饒傳》傷寬饒,忠直憂國。又《集韻》忙覲切,音近悶。强也。《鄭康成曰》民不愍作勞。又《集韻》敷文切,音芬。心亂也。 《正字通》趙宦光謂愍不與閔通,太泥。

【征】〔古文〕徰《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証平聲。《爾雅·釋言》行也。《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詩·小雅》之子于征。又《韻會》征,伐也。《易·離卦》王用出征。《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孟子》征者,上伐下也。又《正韻》征,取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又姓。《前漢·司馬相如傳》厮征伯僑,而役羨門兮。《註》仙人,姓征,名伯僑。又《韻會》通政。《周禮·地官·小司徒》施其職,而平其政。《註》音征,稅也。當作征。又通正。《周禮·夏官》惟加田無國正。《註》音征,稅也。獨加賞之田無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