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定居释义


【从来】1.亦作“从徠”。来路;由来;来源。《逸周书·大武》:“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捻之。”朱右曾注:“备从来,防其断我归路。”唐牛僧孺《玄怪录·张佐》:“佐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至再三,叟忽怒叱曰:‘年少子,乃敢相逼!吾岂盗贼椎埋者耶?何必知从来!’”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香山寺》:“来青轩在佛殿东,所从来久,其匾额则今上宸翰也。”鲁迅《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一到广州,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厦门丰富得多的,是电影,而且大半是‘国片’,有古装的,有时装的。”2.历来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定居】1.在某地固定地居住下来。《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郑玄笺:“定,止也。将率之志,往至所征之地,不敢止而居处自安也。”《魏书·贺讷传》:“訥从太祖平中原,拜安远将军。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唐李德裕《代刘沔与回鹘宰相书意》:“黎庶伏窜,莫敢定居。”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宰相前世僧》:“杨生於滇,楚人,又曾流寓巴陵,晚始定居南徐。”秦牧《深情注视壁上人》:“朱委员长亲切地告诉她,欢迎她在中国定居下去,她在中国一定可以受到很好的照料和过得舒畅自在的。”2.固定的住处。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