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揭示更分明释义


【春秋】春季与秋季。《礼记·王制》:“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晋陶潜《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照例有老年人向各处人家敛钱,给社稷神唱木傀儡戏。”2.指春秋两季的祭祀。《国语·楚语上》:“唯是春秋所以从先君者,请为‘灵’若‘厉’。”韦昭注:“春秋,言春秋禘、祫。”3.泛指祭祀。《左传·僖公十三年》:“春秋窀穸之事。”4.泛指四时。《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郑玄笺:“春秋犹言四时也。”汉张衡《东京

【揭示】1.指出或阐明不易看清的事物。《太平广记》卷二○四引唐卢□《逸史·李謩》:“至第十三迭,揭示谬误之处。”明张居正《答姜巡抚言李公恤典事书》:“屡承揭示,差人竟不索报,遂失裁答为歉。”秦牧《艺海拾贝·<哲人·小孩>》:“这个童话是发人深思的,老实说,它揭示了相当精确的真理。”2.显示。《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及贼境,揭示威信,所招集又得三千人,遂破刘泽三万餘众。”3.公布;宣布。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于是南京政府,揭示进兵的方法,派鄂湘民军为第一军,向京汉铁路前进;宁皖民军为第二军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分明】1.明确;清楚。《韩非子·守道》:“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民知所去就,然后可以致治。”唐元稹《内状诗寄杨白二员外》:“彤管内人书细腻,金奩御印篆分明。”《水浒传》第八六回:“前面行军旗上,写的分明:‘大辽副统军贺重寳。’”峻青《海啸》第四章九:“以后即使再隔上三年五载,见了面也还仍然能记忆分明。”2.辨明。汉陆贾《新语·辨惑》:“夫曲直之异形,白黑之异色,乃天下之易见也。然自谬也,或不能分明其是非者,众邪误之矣。”《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