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醪困、共篝沈水释义


【春醪】春酒。晋陶潜《拟挽歌辞》之二:“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宋曾巩《一鹗》诗:“归来礧嵬载俎豆,快饮百瓮行春醪。”清伊小尹《春郊即事》诗:“犹有村氓知礼数,春醪肯为使君倾。”参见“春酒”。

【困】〔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悶切,坤去聲。《說文》故廬也。从木,在囗中。《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又卦名。《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又《序卦》升而不已則困。又《廣韻》窮也,苦也。《書·大禹謨》不廢困窮。《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又《史記·范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又瘁也,倦極力乏也。《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又憂愁也。《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又亂也。《論語》不爲酒困。《註》言不

【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又姓。《氏族略》以國爲氏。又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

【篝】《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說文》笿也,可薰衣。《揚子·方言》篝,陳楚宋魏之閒謂之牆居。《郭註》今薰籠也。《廣雅》篝,籠也。《史記註》篝火,以籠覆火也。又負物籠。《類篇》上大下小而長,謂之篝笭。《史記·滑稽傳》淳于髠曰:道傍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甌簍滿篝。又《類篇》居切《正韻》古切,音。竹器也。 《正韻》亦作。

【沈水】亦作“沉水”。1.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蜜香沉香》:“此八物同出於一树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与水面平者为鸡骨香。”后因以“沉水”借指沉香。唐罗隐《香》诗:“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烟煖玉楼春。”宋李清照《菩萨蛮》词:“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2.没入水中。三国魏曹植《七启》:“芳饵沉水,轻缴弋飞。”晋左思《魏都赋》:“琴高沉水而不濡,时乘赤鲤而周旋。”郁达夫《茑萝行》:“说你与小孩是我的脚镣,我大约要为你们的缘故沉水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