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帆蜀柂日衔尾释义


【楚帆】楚地江水上的船帆。唐杜甫《铜官渚守风》诗:“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明高启《送袁宪史由湖广调福建》诗:“自言楚帆开,初到凤凰臺。采石月下过,匡庐天际来。”

【柂】《集韻》余知切,音移。《廣韻》作杝。《禮·檀弓》柂椵。《鄭註》所謂椑棺也。又《類篇》鄰知切,音離。柯柂,酒名。又同柁。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衔尾】谓前后相接。汉桓宽《盐铁论·力耕》:“是以驘驴馲駞,衔尾入塞。”《汉书·匈奴传下》:“如遇险阻,衔尾相随。”颜师古注:“衔,马衔也;尾,马尾也。言前后单行,不得并驱。”唐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狭逕深陘,衔尾相接。”清龚自珍《妙法莲花经四十二问》:“使与前经衔尾相承,由迹生本可乎?”沈从文《从文自传·辰州》:“二十四只大船有时衔尾下滩,有时疏散散浮到那平潭里。”衔尾。谓前后相连接。啣,马嚼子;尾,马尾。《痛史》第八回:“等了良久,方见一行韃兵,骑着马,啣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