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答好言词释义


【酬答】亦作“酬荅”。亦作“醻答”。亦作“酧答”。1.应答。汉刘向《上<子华子>序》:“子华子之言,如持水纳石,不相醻答。”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清吴骞《扶风传信录》:“邻里来问事者,填咽门户,仲仙一一与相酧答。”茅盾《色盲》:“他勉强镇定着,搜索出一些话来和眼前的女主人酬答。”2.酬谢;报答。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四折:“既当日你金银曾受来,我如今这酬答何推拒?”《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酧答厚意一番。”李劼人《天魔

【好】〔古文〕《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又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又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又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又《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又孔也。《

【言词】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晋陆云《登台赋》:“肃言词而述业兮,乃启行乎北京。”唐韩愈《归彭城》诗:“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孙犁《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所为文章,所发言词,谦虚信实,若有不足,若有不胜,使人读起来,有咀嚼回味的馀地。”2.指言论。唐韩愈《韩滂墓志铭》:“老成为伯父起居舍人某后,起居有德行,言词为世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