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玉府透瀛洲释义


【赤城】指帝王宫城,因城墙红色,故称。唐王勃《临高台》诗:“赤城映朝日,緑树摇春风。”2.山名。多以称土石色赤而状如城堞的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举而建标。”李善注:“支遁《天台山铭序》曰:‘往天台,当由赤城山为道径。’孔灵符《会稽记》曰:‘赤城,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王琦注:“《太平广记》:‘章安县西有赤城山,周三十里。一峰特高,可三百餘丈。’《海録碎事》:‘顾野王《舆地志》云:赤城山有赤石罗列

【玉府】1.《周礼》官署名。掌管天子之金玉玩好、兵器等。《周礼·天官·玉府》:“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齐则共食玉。”贾公彦疏:“玉府以玉为主,玉外所有美物,亦兼掌之。”2.泛指收藏宝物的府库。《文献通考·征榷一》:“凡屠者歛其皮角筋骨入於玉府。”3.指道观、仙府、仙宫。唐武平一《奉和幸白鹿观应制》诗:“玉府凌三曜,金坛驻六龙。”明叶宪祖《鸾鎞记·秉操》:“我本玉府仙姝,岂偶凡夫俗子。”清洪昇《长生殿·闻乐》:“早离却玉府清严,一任珮摇风影,衣动霞光,小步红云垫。”4.道

【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切,偸去聲。《說文》跳也,過也。又《增韻》徹也,通也。又《廣韻》驚也。《揚子·方言》宋、衞、南楚凡相驚曰獡,或曰透。《註》皆驚貌。獡,音鑠。

【瀛洲】。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嶠,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蓬莱、方丈、瀛洲,僊人居之。”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瀛洲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2.借指日本。章炳麟《狱中赠邹容》诗:“邹容吾小弟,被髮下瀛洲。”鲁迅《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3.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