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雁齿释义


【参差】1.不齐貌。《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汉张衡《西京赋》:“华岳峩峩,冈峦参差。”唐孟郊《旅行》诗:“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宋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之一:“野水参差落涨痕,疎林欹倒出霜根。”朱自清《荷塘月色》:“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2.纷纭繁杂。三国魏左延年《秦女休行》:“平生衣参差,当今无领襦。”南朝齐谢朓《酬王晋安》诗:“悵望一涂阻,参差百虑依。”唐杜牧《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明夏完淳《怀李舒章》诗:

【雁齿】亦作“鴈齿”。1.比喻排列整齐之物。北周庾信《温汤碑》:“秦皇餘石,仍为雁齿之阶。”倪璠注:“雁齿,阶级也。《白帖》:‘桥有雁齿。’”唐白居易《答客问杭州》诗:“大屋詹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2.常比喻桥的台阶。唐白居易《答王尚书问履道池旧桥》诗:“虹梁雁齿随年换,素板朱栏逐日修。”宋张先《破阵乐·钱塘》词:“雁齿桥红,裙腰草緑,云际寺、林下路。”清金农《十五夜对月有怀淮上旧游》诗:“西风一桁秋河路,凉笛三更鴈齿阶。”3.草名。《尔雅·释草》“绵马,羊齿”晋郭璞注:“草细叶,叶罗生而毛,有似羊齿,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