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腆之辞释义


【不腆】。《仪礼·士昏礼》:“凡行事,必用昏昕,受诸禰庙,辞无不腆。”郑玄注:“腆,善也。”《魏书·桓玄传》:“竖子桓玄,故大司马不腆之息,少怀狡恶,长而不悛。”2.谦词。不丰厚。《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杜预注:“腆,厚也。”宋苏轼《谢求婚启》:“恭驰不腆之币,永结无穷之欢。”《好逑传》第十三回:“今过老先生万不得已,只得亲修尺楮:具不腆之仪,以代斧柯。”3.谦词。犹言浅薄。唐柳宗元《送萧鍊登第后南归序》:“僕不腆,见邀为序。狂夫之言非所以志君子也,自达而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辞】《正韻》詳兹切,音詞。俗辭字。《佩觿集》曰: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旣久,今亦不廢。《正字通》俗辭字。《佩觿集》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乱。(辭)〔古文〕《唐韻》似兹切《集韻》詳兹切,音詞。辭說也。《易·乾卦》修辭立其誠。《書·畢命》辭尚體要。又《說文》訟辭也。《周禮·秋官·小司》以五聲聽其獄訟,一曰辭聽。《書·呂》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又與辤同。《正韻》卻不受也。《書·大禹謨》稽首固辭。《中庸》爵祿可辭也。又謝也。《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