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藓参差释义


【碧】《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說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經》高山多靑碧。《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註》崐崘山有碧樹。《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註》碧有縹碧,有綠碧。又《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又《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又《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又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藓】《唐韻》息淺切,音癬。苔蘚也。《本草》屋遊,一名瓦蘚。又《述異記》苔草亦呼宣蘚。《韻會》蘚,垣衣。一曰白草名。

【参差】1.不齐貌。《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汉张衡《西京赋》:“华岳峩峩,冈峦参差。”唐孟郊《旅行》诗:“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宋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之一:“野水参差落涨痕,疎林欹倒出霜根。”朱自清《荷塘月色》:“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2.纷纭繁杂。三国魏左延年《秦女休行》:“平生衣参差,当今无领襦。”南朝齐谢朓《酬王晋安》诗:“悵望一涂阻,参差百虑依。”唐杜牧《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明夏完淳《怀李舒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