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定伏膺怀愧悚释义


【必定】1.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宋周邦彦《倒犯·新月》词:“料异日宵征,必定还相照,奈何人自衰老!”《水浒传》第一一五回:“关胜道:‘石宝刀法,不在关胜之下,虽然回马,必定有计。’”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2.表示意志的坚决。老舍《月牙儿》二九:“她们的眼溜着年轻的男人,心里好像作着爱情的诗。我笑她们。是的,我必定得原谅她们,她们有饭吃,吃饱了当然只好想爱情。”

【伏膺】服膺。伏,通“服”。谓倾心,钦慕。《晋书·孙绰传》:“沙门支遁试问绰:‘君何如许(许询)?’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世说新语·品藻》作“服膺”。宋沉辽《赠清道》诗:“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2.服膺。伏,通“服”。指信服;归心。南朝梁沉约《内典序》:“伏膺空有之説,博综兼忘之书。”《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於经史。”宋王禹偁《北狄来朝颂并序》:“苟非圣人生,至道著,又安肯伏膺稽顙而自至於天闕邪!”3.服膺。伏,通“服”。谓从学,师事

【怀愧】惭愧。三国魏曹丕《又与吴质书》:“从我游处,独不及门,瓶罄罍耻,能无怀愧。”晋陶潜《劝农》诗:“儋石不储,飢寒交至。顾余儔列,能不怀愧。”典

【悚】〔古文〕《廣韻》息拱切《集韻》《韻會》荀勇切《正韻》息勇切,音聳。《說文》懼也。本作。从心,雙省聲。今作悚。 《集韻》或作。通作聳。zdic.net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