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人健如虎释义


【边人】亦作“邉人”。1.指驻守边境的官员、士兵等。《国语·鲁语上》:“晋人杀厉公,边人以告。”韦昭注:“边人,疆埸之司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天锡世雄凉州,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桀也。”唐王建《送人》诗:“边人易封侯,男儿恋家乡。”明刘基《关山月》诗:“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清李基和《登代郡城晚眺》诗:“西风落日声颼颼,风吹沙起边人愁。”2.指边民。《汉书·匈奴传下》:“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唐张籍《陇头行》:“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宋王安石《本朝百年

【健】《集韻》《韻會》《正韻》渠建切,乾去聲。《說文》伉也。《增韻》强有力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官健。《唐書·德宗紀》張萬福曰:官健虛費衣糧,無所事。《註》州兵給衣糧者,爲官健。又健兒。天寶十四載,京師召募十萬,號天寶健兒。又姓。宋遺民健武,邯鄲人。又《正韻》巨展切,音件。《廣韻》難也,舉也。

【虎】〔古文〕虝《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又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又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又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又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又與琥通。《吳志·裴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