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烽焰照泾释义


【边烽】。1.边疆报警的烽火。唐沉佺期《塞北》诗之一:“海气如秋雨,边烽似夏云。”明梵琦《居庸关》诗:“渠答自今收战马,兜铃无復置边烽。”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其有边烽传警,潢池弄兵,敌国外患之来,羣盗满山之变。”2.指代边境上的战事。南朝梁徐悱《白马篇》:“闻有边烽急,飞候至长安。”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戎昱》:“宪宗时,边烽累急,大臣议和亲。”明冯梦龙《女丈夫·红拂投主》:“金戈纷逐,铁马争驰,眼观邉烽四起,指日西京累卵危。”清顾炎武《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宫》诗:“贼马与边烽,相将溃中夏。”3.借指边疆。《

【焰】《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贍切,音豔。《玉篇》光也。《廣韻》本作爓。《集韻》亦作炎。互詳炎,爓二字註。

【泾】《唐韻》古靈切《集韻》《韻會》堅靈切,音經。水名。《說文》水出安定涇陽开頭山。《書·禹貢》涇屬渭汭。《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川涇汭。又丹陽有涇水。《前漢·地理志註》涇水,出蕪湖。又交趾有涇水。《水經注》涇水,出龍編縣高山。又通也。《莊子·秋水篇》涇流之大。《註》涇,通也。謂通流也。又州名。《韻會》漢武分安定郡,元魏攺涇州。又縣名。涇陽縣,屬西安府,本秦縣。涇縣,屬寧國府。本唐猷州。見《廣輿記》。又《集韻》棄挺切,音謦。泉也。又古定切,音徑。涇涏,直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