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道暮年无嗣子释义


【伯道】晋邓攸的字。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士元名位屈,伯道子孙无。”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向忧伯道之忧,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诞,诞而未孕者,尚不一其人。”清严有禧《漱华随笔顾亭林》:“得一子,已成童而夭,竟同伯道。”参见“伯道无儿”。霸道。伯,通“霸”。指国君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策。《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齐桓行伯道,会诸侯,事周室。”颜师古注:“伯读曰霸。”《汉书·梅福传》:“高祖弃陈平之过而获其谋,晋文召天王,齐桓用其讎,有益於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宋王

【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

【年】漢典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

【无嗣】没有继承的人;没有后代。《汉书·王莽传上》:“策曰:‘汉危无嗣,而公定之……故赐号曰安汉公。’”《法苑珠林》卷十八:“吾以年朽,家国无嗣。”《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朱十老因年老无嗣,又新死了妈妈,把秦重做亲子看成,改名朱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湘裙》:“﹝晏伯﹞三十而卒,无嗣……每思生二子,则以一子为兄后。”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