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种寻思千万遍释义


【百】〔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又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又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又百鷯。鳥名。見《大戴禮》。又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又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又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又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

【寻思】思索;考虑。《后汉书·循吏传·刘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於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寻思。讼者感之,輒各罢去。”唐白居易《南池早春有怀》诗:“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三国志平话》卷上:“仲相低头寻思半晌,终不晓其意。”《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角哀寻思:‘我若久恋,亦冻死矣;死后谁葬吾兄?’”《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晁大舍道:‘这是什么小事情么?可也容人慢慢的寻思。’”老舍《骆驼祥子》十六:“﹝祥子﹞一边走着一边寻思,莫非人和厂倒出去了?”漢

【千万】1.形容数目极多。《商君书·定分》:“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汉王粲《从军诗》之四:“连舫踰万艘,带甲千万人。”唐韩愈《秋怀诗》之三:“归还閲书史,文字浩千万。”宋梅尧臣《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诗:“当时迎长卿,书史传未悉;车驰及襁负,千万今可詰。”2.比喻极其纷繁。三国魏曹丕《折杨柳行》:“追念往古事,憒憒千万端。”3.犹非常,十分。五代齐己《谢人惠竹蝇拂》诗:“挥谈一无取,千万愧生公。”元姚燧《凭阑人·寄征衣》散曲:“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4.谓差别

【遍】《廣韻》與徧同。詳彳部徧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