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唐律疏議-(唐)長孫無忌 等編修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唐律疏議目录:
故唐律疏議卷第一名例 凡七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名例 凡一十一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三名例 凡一十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四名例 凡八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五名例 凡八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六名例 凡一十三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七衛禁 凡一十八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八衛禁 凡一十五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九職制 凡二十三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十職制 凡一十九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十一職制 凡一十七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十二戶婚 凡一十四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十三戶婚 凡一十八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十四戶婚 凡一十四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十五廄庫 凡二十八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十六擅興 凡二十四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十七賊盜 凡一十三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十八賊盜 凡九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十九賊盜 凡一十七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賊盜 凡一十五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一鬥訟 凡一十五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二鬥訟 凡一十六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三鬥訟 凡一十三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四鬥訟 凡一十六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五詐偽 凡二十七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六雜律 凡三十四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七雜律 凡二十八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八捕亡 凡一十八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九斷獄 凡一十四條
故唐律疏議卷第三十斷獄 凡二十條
進律疏表
律音義
唐律釋文唐律釋文序
卷第一名例
卷第二名例
卷第三名例
卷第四名例
卷第五名例
卷第六名例
卷第七衛禁
卷第八衛禁
卷第九職制
卷第十職制
卷第十一職制
卷第十二戶婚
卷第十三戶婚
卷第十四戶婚
卷第十五廄庫
卷第十六擅興
卷第十七賊盜
卷第十八賊盜
卷第十九賊盜
卷第二十賊盜
卷第二十二鬥訟
卷第二十三鬥訟
卷第二十四鬥訟
卷第二十五詐偽
卷第二十六雜律
卷第二十七雜律
卷第二十八捕亡
卷第二十九斷獄
卷第三十斷獄
唐律疏義序(柳贇)
唐律疏義序(勵廷儀)
重刻故唐律疏議序
重刻唐律疏議序(沈家本)
跋(顧廣圻)
滂喜齋藏書記
跋(張元濟)
四庫全書總目唐律疏議提要
進律疏表
長孫無忌
臣無忌等言:臣聞三才既分,法星著於玄象;六位斯列,習坎彰於易經。故知出震乘時,開物成務,莫不作訓以臨函夏,垂教以牧黎元。昔周后登極,呂侯闡其茂範;虞帝納麓,
...更多
律音義
翰林侍講學士中大夫尚書兵部侍郎兼群牧使判國子監太常禮院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二百戶食實封肆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孫奭等撰
名例第一
主物之謂名,統凡之謂例。法律�
...更多
唐律釋文唐律釋文序
奉訓大夫江西等處行中書省檢校官王元亮重編
夫禮者民之防,刑者禮之表,二者相須猶口與舌然。禮禁未萌之前,刑制已然之後,使民在宥,各遂其生,聖人用之,不得已也。譬夫
...更多
卷第一名例
懲誡
上音呈。猶勸勉也。
捶撻
上主壘反。下他達切。即扑擊也。
楚
木名。即荊之屬類也。
扑
普卜切。擊打也。謂教而不從者,即擊扑也。
緹縈
上音題。下貽甖切�
...更多
卷第二名例
降殺
下所拜切。皇后蔭及小功,太子妃蔭及大功,此乃是其降殺也。降殺,謂尊蔭及遠,而卑蔭及近也。
武德
唐年號也。
博愛
博訓大。謂加役流本入死刑,至唐改為斷趾,到貞觀�
...更多
卷第三名例
爵
按周禮、禮記、儀禮,並無王爵之稱,唯有公、侯、伯、子、男,是為五等。然封地只三等,謂公五百里,侯與伯二百里,子、男一百里。不滿一百里者,是附庸之國,以屬于大國,以通天
...更多
卷第四名例
齠齔〔三一〕
上音條。下音儭。男子八歲毀齒,謂之齔歲。女子七歲毀齒,謂之齠歲也。
三赦
按周禮三赦之法,一曰赦幼弱,謂七歲者;二曰赦老耄,謂八、九十者;三曰赦戇愚,皆謂其�
...更多
卷第五名例
劾
音亥。鞫問罪人謂之劾。
為首
萌兆,獨端緒也。
免辜
音孤。謂罪也。
首捕
謂捉同犯罪者,而又自言己罪。
刑戮
音六。訓殺也。
長官〔三九〕
張兩切。
...更多
卷第六名例
貿易
上音茂。貿易官物,謂以私物博換官物也。
擅賦
上音善。謂自專賦斂。賦者,依本稅額出也;斂者,是非常稅額外出也。然斂雖離額外,亦就本額上刻折。此賦斂之物,並奉敕旨,非�
...更多
卷第七衛禁
太廟
按禮,天子有七廟,高祖之廟謂之太廟。〔五四〕太訓大。廟訓貌。謂高祖之神主在其中,于禮惟恭則無罪。然自餘昭穆之廟,例同太廟之制也。
山陵者
皇帝之墳稱為山陵。秦時稱為�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柯劭忞
宋·元好问
辛銒
明·李辅
宋·法云
(宋)张拟
姜夔
(东汉)佚名
清·高思敬
清·张宗良
唐·海云
崔致远
宋·吕本中
唐·李冲昭
徐哲身
三国魏·邯郸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