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保婴撮要-未知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保婴撮要目录:
简介
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简介
保婴撮要 明·薛铠 公元1368-1644年
儿科著作。二十卷。明·薛铠撰。薛己增补。刊于1555年。前十卷论述婴儿初生护养儿、儿科疾病诊法、小儿变蒸、五脏生病,以及幼儿内科杂�
...更多
序
余一日过薛立斋先生,见先生蓬头执卷,绎寻思,恍然如经生下帷之状。先生以余至,乃入户理衣冠。余缔观几案中,皆残编断简,皮壳脱落,及取一卷阅之,其点窜注释,较之经生下帷者倍之矣。余
...更多
卷一
[卷一] 初诞法
小儿在胎,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脏腑百骸,借胎液以滋养,受气既足,自然生育。分娩之时,口含血块,啼声一出,随即咽下,而毒伏于命门,遇天行时气久热,或饮
...更多
卷二
[卷二] 面上症
钱仲阳云∶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色青主惊积不散,欲发风候。
红主痰积惊悸。黄者食积症伤,欲作疳癖。白主泄
...更多
卷三
[卷三] 急惊
钱仲阳云∶急惊者因闻大声,或惊而发搐,搐止如故,此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二便黄赤,甚则发搐。盖热甚生风,阳盛而阴虚也。宜以利惊丸除其痰热,
...更多
卷四
[卷四] 风热风症
中风之症,西北方有之。东南气温腠理疏泄,人患之者,皆类中风也。况小儿元气未充,皮毛不固,易虚易实,外邪乘之则壮热抽掣,气粗涎涌,甚至昏愦口噤,即似
...更多
卷五
[卷五] 鹤膝行迟
钱仲阳云∶鹤膝者,乃禀受肾虚,血气不充,致肌肉瘦薄,骨节呈薄,如鹤之膝也。行迟者,亦因禀受肝肾气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藏血,肾藏精,血不足,则筋不
...更多
卷六
[卷六] 发热
小儿之热,有心肝脾肺肾五脏之不同。虚实温壮,四者之不一。及表里血气、阴阳浮陷,与夫风湿痰食,各当详之。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哕,或壮热
...更多
卷七
[卷七] 热吐
经云∶胃伤则吐。小儿热吐者,因多食甘甜炙之物;或乳母膏粱浓味,胃经积热;或夏间暑气内伏于胃所致。若肌肉动,烦热作渴者,暑伤胃气也,先用香薷饮,次�
...更多
卷八
[卷八] 脱肛
夫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肛者,大肠之魄门是也。巢氏云∶实热则大便秘结,虚寒则肛门脱出。此多因吐泻,脾气虚,肺无所养,故大肠之气虚脱而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或四
...更多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伊沛霞
(南朝梁)宗懔
清·吴璿
张神峰
明·黄虞稷
宋·陈与义
清·钱彩
宋·陈岩肖
明·洪自诚
梁·宝唱
(清)無名氏
(宋)袁燮
(明)戚继光
宋·费枢
清·芝屿樵客
清·李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