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跋-婴童类萃

跋


  夫医之道微矣,医及婴童抑又微矣。盖男妇之疾,感于七情,当其感而成疾也,各能自察其杞,各能自周其调折,即求医而功与医各操其半,故治之易。在幼儿,月内为襁褓,及期曰婴,三岁为孩,七龆、八龀、十岁稚子,十六岁为童。婴孩则不能言,言亦不能悉;在童则能言,言而不能自摄。婴童之病,独听命于医,而医独为众婴之母,治未易易也。仓公曰∶医者意也。旨在斯言,意殆为婴儿司命钥乎!顾身之所及,意斯及。身所不及则意穷,意所不及则药穷。
  惟是使药不穷于意,意不穷于身,非无穷方术不可也。昔韩子原道,而所喻于薪尽火传,安见夫火传之方脉,即不尽之薪耶。余家世业岐黄迄今九叶矣。祖孙父子相授受,不啻三折肱矣。其间大小方脉,多所研究,而尤于幼科为专门。纶潜心觅古,凝志探今,备考先贤之论,附察有验之方,积以岁月,汇成斯帙。一曰痘痧心法;一曰婴童类萃;续以外科经验诸方,总名曰王氏家抄。遇病则按症寻方,审候则随宜投剂,傥亦火传之遗旨乎不揣愚陋,悉授梓人,以公吾党,为幼儿三指之助。俟高明复加删斥正,未必无小补云。

  天启二年菊月怡冈王大纶跋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严可均 辑
杨伯峻
邹容
清·纪昀
(清)徐芳烈
(明)罗贯中
太贤
宋·祖琇
清·郑寿全
明·金堡
嵇康
宋·黄庭坚
元·雷思齐
宋·静道
(晋)王羲之撰
宋·李攸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