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序 章 商战遁甲决策模型-商战奇门高级教材

序 章 商战遁甲决策模型


序章 商战遁甲决策模型

  关于军事奇门遁甲的历史依据
  先秦时期兵家代表作《孙子》一书卷四形篇中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唐代李筌在注解这一句话时说:“《天一遁甲经》云:九地之上可以陈兵,九地之下可以伏藏,常以直符加时干。后一所临宫为九天,后二所临宫为九地。地者静而利藏,天者动而利动。故魏武不明于遁,以九地为山川、九天为天时也。夫以天一太乙之遁幽微,知而用之,故全也。经云:知三避五,魁然处之。能知三五,横行天下,以此法出,不拘诸咎,则其义也。”(注:天一,指奇门遁甲;太乙,指太乙金镜式。知三避五,三指开、休、生三门;五指其余五凶门,即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

  李筌在这里就是用奇门遁甲来注解孙子这句话,而且批评曹操(魏武帝)不懂奇门,误把奇门遁甲天盘中的“九地”解释为山川,“九天”解释为天时。显然,李筌在他辑录的《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九

  人活在数字世界中

  易学是一种数学公式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刘道醇
(唐)李世民
明·余象斗
五代·荆浩
清·江藩
宋·胡三省
明·汪廷讷
(西汉)戴德
宋·孙甫
清·钱秀昌
清·毛大瀛
唐·金陵子
(东晋)僧肇
清·林百川
樵云山人
(清)易顺鼎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