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感疾惫形体释义


【自然】1.天然,非人为的。《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汉书·李固传》:“夫穷高则危,大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凡此四者,自然之数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宋欧阳修《明用》:“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2.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后汉书·郎顗传》:“臣伏见光禄大夫江夏黄琼,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宋秦观《次韵何子温》:“谈笑自然群吏肃,何须酒后次公狂。”巴金《春》十二:“她很激动,不觉微

【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古禫切,甘上聲。《廣韻》動也。从心咸聲。《增韻》格也,觸也。《易·咸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又《字彙補》戸坎切。與撼通。《詩·召南》無感我帨兮。又《集韻》《正韻》胡紺切。與憾通。恨也。《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 咸有感義,故感字从咸。

【疾惫】而极度疲惫;病重。《易·遯》:“係遯之厉,有疾惫也。”《宋史·元绛传》:“臣疾惫子弱,儻一旦不幸死,则遗骸不得近先人丘墓。”汉

【形体】身体。《庄子·达生》:“齐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螻蛄食饭尽去,顷復来,形体稍大,意每异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形体虽死,精神犹存。”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形体维何?眉髮、口齿、耳鼻、手足之类是也。”2.形象;形状。宋张载《张子语录》中:“义理无形体,要説则且説得去,其行持则索人工夫。”田北湖《论文章源流》:“识字之初,苦於形体之辨别,声韵之异同,惟恃记问。”3.疆界;地域。《周礼·地官·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造县鄙形体之灋。”郑玄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