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遵山陵释义


【踯躅】1.以足击地,顿足。《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躑躅焉,踟躕焉,然后能去之也。”王先谦集解:“躑躅,以足击地也。”《宣和遗事》后集:“帝止之不可,但躑躅於地,大哭而已。”《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须臾,烈焰亘天,皆不胜其苦,哮吼躑躅,皮肉焦烂。”《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魏犨腾身跨在那兽身上,双手将他项子抱住,那兽奋力躑躅。”2.徘徊不进貌。《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躑躅青驄马,流苏金鏤鞍。”明陈子龙《小车行》:“叩门无人

【遵】〔古文〕《唐韻》將倫切《集韻》《韻會》蹤倫切《等韻》祖倫切,音嶟。《說文》循也。《詩·周南》遵彼汝墳。又《廣韻》率也,行也。習也。《書·洪範》遵王之路,遵王之道。《儀禮·鄕射禮》大夫有遵者則入門左。《註》言鄕之爲大夫者,能以禮樂化其民,使遵法之,故曰遵者。又叶徂全切,音牋。《李尤·德陽殿賦》曰若炎唐,稽古作先。於赫聖漢,抗德以遵。

【山陵】山岳。《左传·襄公十年》:“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晋葛洪《抱朴子·尚博》:“合錙銖可以齐重於山陵,聚百十可以致数於亿兆。”郭沫若《六亿神州尽舜尧》诗:“战胜了冲断桥梁、吞食山陵的滔天洪水!”2.帝王或皇后的坟墓。《孔子家语·辩政》:“大王万岁之后,起山陵於荆臺之上,则子孙必不忍游於父祖之墓以为欢乐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大王思小臣之言,斩了妲己,散粮赡国之贫民,修姜太后之山陵,宣太子,立为东宫,此是大王圣治。”清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