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声放释义


【郑声】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刘宝楠正义:“《五经异义·鲁论》説郑国之俗,有溱、洧之水,男女聚会,謳歌相感,故云郑声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韶》响难追,郑声易启。”明杨慎《升庵经说·淫声》:“郑声淫者,郑国作乐之声过於淫,非谓郑诗皆淫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此《关雎》所以不作也,此郑声所以盈天下也。”参见“郑音”

【放】〔古文〕匸《唐韻》《集韻》《韻會》甫妄切,音舫。《說文》逐也。《小爾雅》棄也。《書·舜典》放驩兜于崇山。《疏》放逐。《左傳·宣元年》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衞。《註》放者,受罪黜免,宥之以遠。又《書·武成》放牛于桃林之野。《疏》據我釋之,則云放。又《禮·曲禮》毋放飯。《註》去手餘飯於器中。又《左傳·昭十六年》獄之放紛。《註》放,縱也。又《論語》隱居放言。《何晏註》放,置也,不復言世務。又《孟子》如追放豚。《趙岐註》放逸之豕。又《博雅》妄也。《玉篇》散也。《增韻》肆也,捨也。《正韻》廢也。又《廣韻》分兩切《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