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柄端正持释义


【政柄】《左传·昭公七年》:“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明史·刘奋庸传》:“臣愿陛下躬揽大权,凡庶府建白,阁臣拟旨,特留清览,时出独断,则臣下莫能测其机,而政柄不致旁落矣。”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且今之握图籍,操政柄者,岂犹是白项之胤胄乎?”

【端正】直;不偏斜。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愴,终年常端正。”唐韩愈《柳州罗池庙碑》:“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清李渔《巧团圆·解纷》:“远远望见两箇后生飞赶前来,想是要买我做爷的了,不免坐端正了,好等他来拜见。”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陶先生仍旧踧踖的含糊的答应了一声,帽子放在膝上,很端正的坐在屋角的一张圈椅里。”2.整齐匀称。《史记·儒林列传》:“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去亭六七里,有一端正妇人乞寄载。”唐

【持】《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又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又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又《正韻》知切,音馳。義同。又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