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代详刑谳释义


【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常用以称颂本朝或当今时代。唐崔涂《问卜》诗:“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宋陆游《朝饥示子聿》诗:“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味经斋遗书》:“经制之学,亦昭代名家矣。”李一氓《<阿英文集>序》:“俱往矣!昭代盛世和熙朝在等待我们。”

【详】《唐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翔。《說文》審議也。《玉篇》審也,論也,諟也。《增韻》語備也。《書·蔡仲之命》詳乃視聽。《傳》審也。《詩·衞風》中冓之言,不可詳也。《傳》詳言之也。《穀梁傳·襄二十九年》詳其事,賢伯姬也。《史記·封禪書》其詳不可得而記聞。《前漢·儒林傳》詳延天下方聞之士。《註》詳,悉也。又善也。《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不詳也。《疏》詳者,善也。進退不定,非爲善也。《釋文》王肅作祥。《左傳·成十六年》詳以事神。《註》詳,祥也。又善用心曰詳。《公羊傳·宣十二年》不赦不詳。又

【刑】〔古文〕《集韻》同。《說文》罰辠也,國之罰也。从井刀,刀守井,飮之人入井,陷于川,守之割其情也。《韻會》復古篇云:从刀幵聲,剄也。从刀井,法也。今經史皆通作。

【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列切,音孼。議罪也。評獄也。《禮·文王世子》獄成,有司讞于公。《疏》言白也。《註》議也。《前漢·景帝紀》諸獄疑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師古註》讞,平議也。《後漢·斐楷傳》州郡翫習,欲避請讞之煩。《註》廣雅曰:讞,疑也。謂罪有疑者,讞於廷尉也。《宋史·選舉志》司馬光奏設十科舉士,十曰練習法令能斷請讞科。又《廣韻》魚蹇切《集韻》《韻會》語蹇切。孼上聲。又《集韻》魚戰切《韻會》疑戰切《正韻》倪甸切,音彥。義同。 《正韻》俗作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