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山东声价远释义


【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又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又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 《說文》作。从日在甲上。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山东】山的东坡。参见“山西”。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战国策·赵策二》:“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於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南朝宋鲍照《数诗》:“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唐章碣《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三国演义》第四回:“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於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山东非公有也。”3.称太行山以东地区。《史记·晋世家》:“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唐杜甫《洗兵行》:“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仇兆鳌注:

【声价】名誉身价。汉应劭《风俗通·十反·聘士彭城姜肱》:“吾以虚获实,藴藉声价。盛明之际,尚不委质,况今政在家哉!”唐牟融《司马迁墓》诗:“英雄此日谁能荐,声价当时众所推。”元乔吉《两世因缘》第一折:“如大姐这般人物声价,那子弟每便怎能勾到的根前。”郭影秋《读王渔洋诗题后》诗:“王子才高一代宗,龙门声价自称雄。”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