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笋班中联步什疑误释义


【玉笋班】“玉笋班”。指英才济济的朝班。唐郑谷《九日偶怀寄左省张起居》诗:“浑无酒泛金英菊,漫道官趋玉笋班。”宋张元干《奉送晁伯南归金溪》诗:“文元勛业金甌字,昭德风流玉笋班。”金元好问《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诗之二:“眼明今日题诗处,却见明昌玉笋班。”明刘基《送金华何生还乡觐亲》诗:“故家文物依然在,似汝须归玉笋班。”参见“玉笋”。见“玉笋班”。典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联步】;相随而行。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诗:“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太平广记》卷四九○引唐王洙《东阳夜怪录》:“俄则沓沓然若数人联步而至者。”郁达夫《金丝雀》诗之四:“犹忆前年寒食夜,与君联步上西泠。”2.继续向前。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已见差肩趋翰苑,更期联步掌台衡。”

【什】《唐韻》《韻會》是執切,音十。十人爲什。又古者師行,二五爲什。凡食器之類必共之,故曰什物什器。《史記·五帝紀註》什物謂常用者,其數非一,故云什。又篇什。《朱子曰》詩雅頌無諸國之別,故十篇爲一卷,猶軍法十人爲什也。《五經通義》國風多寡不等,不稱什。雅頌十篇爲聮,惟魚藻,蕩及閔予小子,雖無過乎什,亦稱什,舉成數耳。若不及者,如駉頌四篇,頌五篇,皆不稱什也。

【疑误】亦作“疑悮”。1.迷惑贻误。《东观汉记·尹敏传》:“讖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唐陆龟蒙《甫里先生传》:“先生恐疑悮后学,乃书摭而辨之。”宋洪迈《容斋随笔·浅妄书》:“俗间所传浅妄之书,如所谓《云仙散録》、《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之属,皆絶可笑……此皆显显可言者,固鄙浅不足攻,然颇能疑误后生也。”2.误解。唐李商隐《凉思》诗:“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3.不清楚或失误之处。宋洪迈《容斋随笔·京师老吏》:“翰苑有孔目吏,每学士制草出,必据案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