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五采浮天阙释义


【云霞】。汉刘向《新序·杂事五》:“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李準《耕耘记》二:“前年栽的桃树林,开得一片粉红,看去就像一片云霞围着村子。”2.借指高空。南朝梁何逊《渡连圻》诗之二:“连圻连不极,极望在云霞。”宋苏轼《辨道歌》:“乌轮即晚蟾影斜,吾时俱覩超云霞。”清刘大櫆《<吴青然诗集>序》:“彼其拔之於云霞之上,与其不幸而復坠於涂炭之中,岂於其人有加损哉?”卞之琳《黑老鸹飞上了我们的烟囱》诗

【五采】“五彩”。亦作“五綵”。1.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荀子《赋》:“五采备而成文。”《山海经·中山经》:“祈酒大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彩惠之。”《史记·田单列传》:“田单及收城中得千餘牛,为絳繒衣,画以五綵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2.泛指多种颜色。如:五彩缤纷。

【浮】《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又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又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又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又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又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又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又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又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又《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

【天阙】1.天上的宫阙。南朝宋颜延之《为织女赠牵牛》诗:“惭无二媛灵,託身侍天闕。”2.天子的宫阙,亦指朝廷或京都。《宋书·桂阳王休范传》:“便当投命有司,谢罪天闕。”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惠生在乌场国二年,至正光三年二月,始还天闕。”唐韩愈《赠刑部马侍郎》诗:“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闕致时康。”清吴伟业《题崔青蚓洗象图》诗:“十丈黄尘向天闕,霜天夜踏宫墙月。”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双阙,故称。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宫;南望牛头,方称天闕。”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