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兹得解脱释义


【于兹】1.在此。《书·盘庚上》:“我王来,既爰宅于兹。”孔传:“言祖乙已居於此。”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残珠剩玉,沦没渊海,能亡三嘆?因识其目于兹云。”2.于今,至今。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晋潘岳《怀旧赋》:“不歷嵩丘之山者,九年于兹矣。”唐韩愈《祭侯主簿文》:“我狎我爱,人莫与夷,自始及今,二纪于兹。”3.当今,今世。《汉书·司马相如传》:“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浹乎于兹。”颜师古注:“于兹,犹言今兹也。”吁嗟;叹息。汉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于兹先生,秉德恭勤。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解脱】解除;解开。《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极刑,自以为不復收,於是解脱,诈刻传出关归家。”司马贞索隐:“谓脱钳釱。”唐韩愈《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水浒传》第四二回:“赵能把士兵衣服解脱了,领出庙门去。”沙汀《呼嚎》:“‘好吧,你就在屋里领娃娃吧!’她说,开始又解脱那女儿的背带。”2.开脱;释放。《汉书·赵广汉传》:“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颜师古注:“或逢赦令,则得免脱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邢子仪》:“邢亦计窘,姑赂承牒者,赁车骑携朱诣绅,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