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庐阜出门墙释义


【远方】远处。《周礼·夏官·怀方氏》:“怀方氏掌来远方之民。”《论语·学而》:“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宋苏轼《上刘侍读书》:“軾远方之鄙人,游於京师。”艾青《吹号者》诗:“我们呼吸着泥土与草混合着的香味,却也呼吸着来自远方的烟火的气息。”参见“远处”。

【庐阜】朝梁刘孝绰《酬陆长史倕》诗:“庐阜擅高名,岧岧凌太清。”唐孟浩然《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刘慎虚》:“﹝刘慎虚﹞后欲卜隐庐阜,不果。”

【出】《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又《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又叶敕律切

【门墙】”。亦作“门墻”。1.连接大门处的院墙。唐唐彦谦《夏日访友》诗:“童子立门墙,问我向何处。”借指门庭。宋苏舜钦《送黄莘还家》诗:“顾亦念所亲,归心剧风檣。想当舍檝初,喜气充门墙。”2.《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后因称师门为“门墙”。汉扬雄《法言·修身》:“或问:‘人有倚孔子之墙,弦郑衞之声,诵韩庄之书,则引诸门乎?’曰:‘在夷貉则引之,倚门墙则麾之。’”南朝梁陶弘景《登真隐诀序》:“未造门墙,何由眄其帷席。”唐顾云《上池州卫郎中启》:“自随乡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