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行四方释义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志行】志向和操行。《易·屯》:“《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汉书·傅喜传》:“少好学问,有志行。”唐李华《三贤论》:“元之志行当以道纪天下,刘之志行当以‘六经’谐人心,萧之志行当以中古易今世。”清施闰章《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同荐诸人奇其遇,高其志行,属施子为赠序。”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终身穷苦的约翰孙博士,志行吐属,过于贵族。”2.志意得行。《易·升》:“《彖》曰:……‘南征吉’,志行也。”孔颖达疏:“其志得行也。”汉

【四方】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唐韩愈《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水浒传》第六六回:“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2.天下;各处。《易·姤》:“后以施命誥四方。”《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高诱注:“抚,安也。四方,谓之天下也。”《新唐书·吐蕃传上》:“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柳杞《好年胜景》:“他的父辈是个爱交游的流浪汉,凭一付担子,走遍四方。”3.指四方诸侯之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