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有家当其谴释义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国有】。如:铁路收归国有。

【家当】亦作“家儅”。1.家产;产业。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赵元﹞好酒贪盃,不理家当,营生也不做。”《西游记》第一回:“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你如今莫去花柳游荡,收心守分,我家当之外,还有些本钱,又没第二个兄弟分受,儘彀你夫妻受用。”《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张太太听了,只当是告他的那个外国人抄家当来了。”茅盾《子夜》十七:“老赵全副家当都做了公债了,未必还有力量同美国人打公司。”2.借指本领、手段。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

【其】〔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又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又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又《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又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又山名。《前漢·

【谴】《唐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音繾。《說文》謫問也。《廣雅》責也。《廣韻》怒也,讓也。《正韻》誚也。《詩·小雅》畏此譴怒。《傳》罪責也。《戰國策》太卜譴之曰:周之祭地爲祟。《註》謫問也。又《揚子·方言》譴,喘轉也。《註》猶宛轉也。又《集韻》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