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恤饥寒释义


【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不恤】见“不恤”。亦作“不卹”。不忧悯;不顾惜。《书·汤誓》:“我后不恤我众。”孔颖达疏:“我君夏桀不忧念我等众人。”《史记·魏公子列传》:“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三学之横》:“虽一时权相如史嵩之、丁大全不卹行之,亦未如之何也。”瞿秋白《猪八戒》:“下棋人常有的事;下得最好,也不恤随手乱却,检入子盒,从新再下。”

【饥寒】1.飢饿寒冷。《国语·周语下》:“然则无夭昏札瘥之忧,而无飢寒乏匱之患,故上下能相固以待不虞。”唐杜甫《莫相疑行》:“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飢寒趋路旁。”殷夫《我们的诗》:“我们不应忍飢寒,我们不应受蹂躏,我们是世界的主人。”2.指飢饿寒冷的人。宋苏轼《徐州谢奖谕表》:“既蠲免其赋调,又饮食其飢寒。”1.飢饿寒冷。饥,通“飢”。清顾炎武《顾与治诗》:“士之生而失计,不能取舍,至有负郭数顷,不免饥寒以死。”2.指飢寒交迫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饥寒之不恤,谁遑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