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名园不肯花释义


【移植】1.将秧苗或树木移至他处栽种。《旧唐书·食货志下》:“盐铁使王涯表请使茶山之人,移植根本。”宋苏轼《芦》诗:“江湖不可到,移植当勤劬。”明沉德符《野获编·禨祥·花石之祸》:“又岭南从来无牡丹,即移植者,俱不作花。”郭小川《雪满天山路》诗:“高高的,那是木棉花儿移植来塞外。”2.比喻引进别处经验、长处、做法等。毛泽东《论持久战》二一:“大体上,敌人是将东三省的老办法移植于内地。”《文汇报》1982.2.28:“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改编和移植工作也取得了可贵的成绩。”3.将有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

【名园】著名的园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诗:“主人留上客,避暑得名园。”明朱有燉《风月牡丹仙》第一折:“小生再不敢希望佳期,但於明日在此名园,请邀东道,宴请芳卿。”清唐孙华《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渌水名园比洛涘,板舆奉母方闲居。”漢

【不肯】不同意;不接受。《穀梁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二:“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茅盾《陀螺》:“他的太太有痨病,将来你不是正夫人!干吗你不肯?”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