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音九部陈释义


【夷音】语言。唐刘知几《史通·言语》:“而彦鸞(崔鸿)修伪国诸史,收(魏收)弘(牛弘)撰《魏》《周》二书,必讳彼夷音,变成华语,等杨由之听雀,如介葛之闻牛,斯亦可矣。”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诗:“夷音迷咫尺,鬼物倚朝昏。”2.谓外族音乐。章炳麟《辨诗》:“李延年已採西域之音,以为武乐。隋世亦有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诸部,今之词自龟兹乐来,何以见夷音不可用也?”

【九部】1.指各个区域。《山海经·西山经》:“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郭璞注:“主九域之部界、天帝苑囿之时节也。”2.即九州。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畅轂鏤膺,燕南赵北,若水将通,九部可勒。”倪璠注:“九部,九州。”谭作民《噩梦》诗:“黄帝穆王相郊迎,随詔肩吾檄九部。”参见“九州”。

【陈】〔古文〕軙敶《唐韻》直珍切《集韻》《韻會》《正韻》池鄰切,音塵。《玉篇》列也,布也。《書·咸有一德》乃陳戒于德。《詩·小雅》饋八簋。又《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註》下陳,猶後列也。又《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又久也。《書·盤庚》失于政,于兹。《傳》今旣失政,而久於此而不徙。《疏》釋詁云:塵,久也。孫炎曰:居之久,久則生塵矣。古者塵同也。故爲久之義。又《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註》謂言其過於外也。又《廣韻》衆也。又《爾雅·釋宮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