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辗转九回思释义


【一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汉刘向《九叹·逢纷》:“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2.指极短的时间。宋苏轼《徐州上皇帝书》:“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

【辗转】1.翻来覆去的样子。《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朱熹集传:“辗转伏枕,卧而不寐,思之深且久也。”宋王安石《夜梦与和甫别如赴北京时和甫作诗觉而有作因寄纯甫》:“中夜遂不眠,辗转涕流离。”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章:“郭祥辗转不能成寐。第二天一大早,就到大妈家辞行,告知她明天回部队去。”2.反复不定。《后汉书·来历传》:“歷怫然,廷詰皓曰:‘属通諫何言,而今復背之?大臣乘朝车,处国事,固得辗转若此乎!’”李贤注:“辗转,不定也。”《明史·沉束传》:“辗转思维,进退无策。”3.转移;经过许多地方。

【九回】亦作“九迴”。1.多次翻转或萦绕。多形容愁思起伏,郁结不解。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如仁夕惕之志,中夜九廻。”宋欧阳修《黄溪夜泊》诗:“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2.迂回曲折。《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陇头流水歌辞》:“西上陇阪,羊肠九回。”明何景明《自武陵至沅陵杂诗》之五:“脩阪接飞翼,百步仍九廻。”3.用以形容波浪翻腾起伏。唐杨巨源《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诗:“九回紆白浪,一半在青天。”

【思】〔古文〕恖《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又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又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又《魯頌》思樂泮水。又《諡法》謀慮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又悲也。《詩·小雅》思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