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扼腕怒须赤释义


【英雄】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汉书·刑法志》:“﹝高祖﹞总擥英雄,以诛秦项。”《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唐杜甫《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毛泽东《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2.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后汉书·循吏传·仇览》:“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唐高适《辟阳城》诗:“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刘知远见史弘肇生得英雄,遂留在手下为牙将。

【扼】《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同。《前漢·李陵傳》力扼虎,射命中。又《正韻》與軛通。《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扼。本作搹。詳字註。

【腕】《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貫切,音惋。《說文》本作掔。手掔也。《揚雄曰》掔,握也。《玉篇》手腕也。《釋名》腕,宛也。言可宛屈也。《戰國策》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齒。《嵆康·琴賦》發和顏,攘皓腕。又與捥同。《史記·刺客傳》偏袒搤捥而進。索隱捥,古腕字。漢典考證:〔又與肘同。《禮·三年問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註》肘或爲腕。〕 謹按袂之長短二句係深衣篇文,肘或爲腕乃言兩本之輁,非謂腕與肘同也。肘爲臂節腕爲手後節,音義均不同。謹將又與肘同改爲又與捥同。禮三年問以下十八字改爲:史記刺客傳偏袒搤捥而進。

【怒】〔古文〕《唐韻》乃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奴故切,奴去聲。《說文》恚也。《增韻》憤也。《揚子·方言》楚謂怒曰憑。憑,忍盛貌。小怒曰。言禁也。曰苛,言相苛責也。又怒,辨訟也。《周禮·地官》凡有怒者,成之。又馬之肥壯,其氣憤盈曰怒。《後漢·第五倫傳》鮮車怒馬。又奮也。《莊子·逍遙遊》怒而飛。言大鵬奮起如怒也。又《外物篇》草木怒生。言乗陽氣奮出而不可遏也。又威怒也。《禮·曲禮》急繕其怒。《註》堅勁軍之威怒也。又虎怒則威。《後漢·賈彪傳》彪字偉節,兄弟三人,而彪最優。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又怒,東方氣

【赤】〔古文〕烾《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尺。《說文》南方色也。《玉篇》朱色也。《易·說卦》乾爲大赤。《疏》取其盛陽之色也。《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疏》天子社廣五丈,東方靑,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禮·曲禮》周人尚赤。《註》以建子之月爲正,物萌色赤。又《書·康誥》若保赤子。《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又《前漢·五行志》赤地千里。《註》空盡無物曰赤。又《韻會》裸裎曰赤體,見肉色也。又《史記·孟子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又《韻會》赤縣,謂畿縣也。《晉書·成公綏傳》赤縣據於辰巳。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