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钩三洞字释义


【银钩】“银钩”。1.银质或银色的钩子。《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鉤,飘若惊鸞。”南朝梁刘孝威《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鉤采桑路。”《宋史·乐志十五》:“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捲银钩。”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唐徐坚《棹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唐杜甫《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元张逊《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把鸞笺,裁绣句,写银钩。”清蒋士铨《临川梦·想梦》:“他一

【三洞】1.道教经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称“三洞”。言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见《云笈七籤》卷六引《道门大论》。南朝梁简文帝《吴郡石像铭》:“又有受持黄老,好尚神仙,职在三洞,身带八景,更竭丹款,復共奉迎。”2.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唐顾况《步虚词》:“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宋王禹偁《太一宫祭迴寄韩德纯道士》诗:“自慙怀禄仕,蠹此力穡民。又抛三洞趣,来入九衢尘。”

【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疾置切《正韻》疾二切,音自。《說文》乳也。又愛也。《書·康誥》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周禮·地官·鄭註》小國貢輕,字之也。《左傳·成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又文字。字者,孳也,六義相生無窮也。黃帝臣沮誦倉頡,體卦畫,摹鳥跡,引伸觸類,文字之形始立。《周禮·春官·外史》周禮春官掌達書名于四方。註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又名字。《禮·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又》女子許嫁筓而字。《註》亦